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天然氣或成人民幣國際化最佳載體
發布時間:2017-10-31

   由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天然氣需求迅猛增長,以及中國可觀的天然氣生產量和多元化的進口管道,在中國建立東北亞區域性天然氣交易中心的設想具備了現實可能性。

  6月26日,由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黃曉勇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藍皮書”)在京發佈。今年,藍皮書重點推出了“天然氣人民幣戰略”專題篇,系統探討了天然氣人民幣戰略實施的可行性和實施路徑。

  天然氣將脫離石油市場束縛

  黃曉勇在發佈會上指出,隨著煤炭消費進一步趨減,天然氣將成為替代煤炭的重要選項,這也使得天然氣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範圍增長速度最快的能源。

  與此同時,藍皮書認為,當前美國已經逐步替代歐佩克成為攪動供需格局的“機動生產者”。在此影響下,“標杆石油價格”機制正向 “邊際收益石油價格”轉變 。其帶來的重要影響就是,國際天然氣定價必將脫離與石油掛鉤的機制,具有獨立的運營系統。

  “由中小公司推動的美國非常規油氣革命對全球石油工業衝擊很大,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定價機制,正在來臨的變化就是天然氣價格開始走向獨立。美國天然氣和石油脫鉤的價格機制,通過LNG來實現全球貿易未來一定會影響到全世界的石油價格體系。也就是說,未來天然氣將和石油一樣,都會是獨立的大宗商品,都會有自己的期貨市場而不必依賴於彼此。” 東帆石能源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衛東在發佈會上說。

  中國具備建立天然氣交易中心基礎

  目前,全球能源正從石油向天然氣轉型,同時,全球政治經濟體系經歷著劇烈的變革。相比於石油,中美在天然氣領域的規則競爭剛剛開始。

  藍皮書指出,目前來看,中國有可能利用特殊的地緣優勢掌握先機,利用亞洲在天然氣消費方面的獨特性,以及與天然氣生產國良好的政治關係,創建區域性的、以人民幣為結算和計價貨幣的天然氣交易機制,以此提升東北亞地區在全球天然氣市場定價的話語權。

  與會專家認為,就當前發展實際看,產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及環境治理的要求,將使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成為在未來一個時期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

  “隨著全球性天然氣供給的過剩和需求的增長,未來20年內,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在全球天然氣需求市場中的比重將會從目前的32%上升至50%。” 黃曉勇說。

  他進一步認為,由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天然氣需求迅猛增長,以及中國可觀的天然氣生產量和多元化的進口管道,在中國建立東北亞區域性天然氣交易中心的設想具備了現實可能性。而全球性首先是區域性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建立,也將有利於促進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進一步擴大與消費目標的實現。

  應成能源和金融領域頂層設計

  所謂天然氣人民幣,是指通過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和結算貨幣,在天然氣貿易以及相關投資生產中廣泛使用,在全球天然氣市場建立起以人民幣計價與結算的運營模式體系。

  專家認為,天然氣人民幣戰略不僅需要天然氣貿易國際化,還需要人民幣國際化。藍皮書呼籲,天然氣人民幣戰略的實施,應該成為我國能源和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頂層設計。

  近十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經濟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人民幣逐步從區域貨幣演化成世界貨幣。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係研究室主任鐘飛騰介紹,有研究顯示,當前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和信貸帳戶中已名列全球第三,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跨境支付體系中名列第八。

  “但是中國在IMF公佈的各國貨幣儲備中並不佔有相匹配的地位。中國政府還是會有很迫切的意願,持續提升人民幣在全球經濟治理國際組織中的地位,而這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應該是一個利好消息。” 鐘飛騰說。

  那麼,如何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綜合考慮目前各項因素,有理由充分相信,天然氣或可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最佳載體。而建立這樣一個天然氣人民幣體系,無疑還有大量基礎工作要做。” 黃曉勇說。